10月14日上午,物理学院邀请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4位专家参加物理学专业认证与建设研讨会,宁波大学乐传永副校长、教务处李国平处长、物理学院领导和专业教师5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
首先,由乐传永副校长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向专家和老师们介绍了宁波大学物理学专业的历史和发展,肯定了物理学院近几年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尤其是2021年,物理学科获批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物理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接着,教育部物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陈敏老师给老师们做了题为《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的要素》的报告,陈教授从高等教育新时代的特征、一流课程的属性与内涵、一流课程的建设要素三个维度深入浅出的讲述了课程教学改革的要素,接着,从《光学》课程建设实例出发,生动的讲述了课程改革与建设。
研讨会中,物理系主任汤世伟老师介绍了物理学专业的基本情况,从教师队伍结构、学生基本情况、专业与课程建设的现状等方面,并提出了在专业认证、教学成果奖培育和课程与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困惑。与会的专家把脉问诊,对物理学专业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高等教育出版社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高建指出,教材建设要根据专业特色出发,紧跟时代需要而为,既要有积累,也要有创新;清华大学教授王青老师从自身的课程出发,讲述了进行课程建设需要持续不断的兴趣和大量人力财力的投入,更需要老师们的无私投入,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除了关注继续深造的学生,也要重点考量直接就业为地方建设作出贡献的学生;南京大学教授吴小山老师指出物理学人才培养方案应该遵从宁波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战略发展服务;同时也提出了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提升实验实践类课程的重要性。最后,陈敏教授从教学成果奖培育的角度出发,指出了从弄懂并解决教学育人当中的痛点和难点出发,发现并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深入的研究,长期的培育,最终取得成果。陈教授对于物理学院专业的培养方案指出了要有特色、有内涵和深度。
通过此次研讨会,专业教师对于课程改革与建设更加明确,提高和深化了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使得物理学专业的建设方向和目标逐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