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宁波大学第二届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评选展示会在真诚图书馆报告厅召开。经学科性学院和科研平台推荐,16支候选团队依次上台进行团队建设成果展示,各团队紧紧围绕“师德师风优、师生关系优、团队业绩优、有先进文化、有出色管理、有创新精神”六个维度,通过PPT展示、视频呈现、现场演绎等多种方式展现团队风采与先进事迹,涵盖思想建设、学风建设、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展示了团队在研究生思想引领、学术研究、创新实践指导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充分展现了我校研究生导学团队的良好风貌。评审委员会根据“三优三有”评选标准,结合申报材料和现场展示情况对各团队进行综合评定。经现场评审,博彩导航“新型太阳能电池与器件物理导学团队”表现突出、成果丰硕,喜获评比第一名!
新型太阳能电池与器件物理导学团队有包括诸跃进教授、张京教授、胡子阳教授、刘小辉副教授、黄利克副教授在内的阵容强大的导师力量,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26名(涉及物理学学硕、集成电路专硕、材料工程专硕),在读博士研究生2名。团队基于“追光探理,入微至宏”的团队建设理念,紧紧围绕“敢想敢干,不负青春;成材成器,科研报国”的团队建设目标,逐步形成了“研究内容新、研究方向专、培养学生尖”的团队特色,在科研创新和育人成效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团队在科研创新方面成绩斐然。主要围绕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界面物理与器件模拟、太阳能电池器件物理等领域展开研究,目标是实现溶液大面积低成本光伏制备,其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宁波大学2016-2021中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主题之一。团队成员近五年共承担20余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省、市基金以及横向课题,总经费900余万。近五年共发表66篇SCI论文,其中SCI双一区12篇;二区及以上58篇,占比87%;IF>15的13篇,IF>10的19篇;5篇顶刊,9篇自然指数期刊论文;单篇最高引用165次,10篇论文单篇引用过百。同时,自2018年以来,团队成员共授权太阳能电池发明专利23项。
团队在育人成效方面同样成果丰硕。近5年共培养硕士研究生30名,13位研究生读博深造,占比43%,2022年6位毕业生实现100%攻读博士。17位研究生毕业进入院校(宁波大学,宁大科技学院,之江实验室,山西能源学院等)和半导体公司(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工作,毕业后进入半导体行业的占比超过23.3%。团队学生人均发表二区SCI论文2篇,人均获授权或申请发明专利1项。共获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人次、宁波大学校级优秀学位论文6人次,另有多人次获包括国家奖学金、省/校优秀毕业生、三好研究生、优秀党员等在内的多个荣誉奖项。
突出的成绩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和文化的建设。团队秉承“守正创新,五导育人”的理念,为学生导思想、导人生、导学习、导科研、导生活,并从“严格学术管理制度、 严格实验管理制度、严格奖惩管理机制”入手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规章制度体系促进人才培养。同时,团队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鼓励学生在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团体活动与社会工作等方面不断进行素质拓展,以期达到全面培养。
物理学院未来将以“新型太阳能电池与器件物理导学团队”为标杆,不断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期待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青年人才!